你真的了解你的“网络邻居”吗

在日常网络管理中,我们经常需要知道:谁连在了我的网络上?
这就涉及到一个常用的协议 —— 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链路层发现协议)。


一、LLDP 是什么?

以我们熟悉的同城快递为例:

  • 快递小哥(交换机/路由器)
    每个快递小哥都会背着一个“名片夹”,上面写着:我是哪个快递站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负责哪个片区。
  • 快递单(LLDP 数据包)
    小哥们见面时会互相递交一张快递单,上面写着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联系方式(即设备名称、端口 ID、系统信息等)。
  • 同城快递网点(网络设备端口)
    每个快递点都会知道邻近的快递点是谁,这样就能很快找到“下一跳”,把快递递过去。
  • 工作原理总结
    就像快递小哥在城市中不断确认周边的快递站位置,LLDP 让网络设备在“链路层”不断广播和接收邻居信息,从而知道谁连在自己旁边。

alt text

LLDP 就像一张 “邻居名片”,让网络设备在二层网络里互相打招呼、交换信息。通过 LLDP,我们可以知道:

  • 相邻设备的 设备名端口信息
  • 设备的 能力(比如路由器、交换机、电话机等)
  • 甚至设备的 管理IP地址

alt text

这让管理员在排查故障或管理网络时,不用再“盲人摸象”。


二、为什么 LLDP 有时会“消失”?

有的时候快递联系不上收件人,LLDP报文可能会发送给不愿意建立连接的PC或者不支持LLDP的设备。

alt text

为了网络交换机设备正常识别LLDP信息,LLDP 报文使用的是一个特殊的目标 MAC 地址:

01-80-c2-00-00-02

这是 802.1D 标准中的保留地址
👉 按规范,交换机一般不会把发往该地址的帧转发到其他端口,而是直接 丢弃(drop)

因此,如果下联的是所谓 “傻瓜式接入交换机”(即不具备智能转发和协议识别能力的设备),LLDP 报文通常无法被透传。换句话说:

  • 管理设备能发现直连邻居
  • 但穿过一层傻瓜交换机后,就可能什么都看不到

三、LLDP-MED:为特种设备而生

为了解决一些特定场景需求,标准里还定义了 LLDP-MED(Media Endpoint Discovery),它是 LLDP 的扩展版本,主要用于:

  • IP电话:自动告诉交换机“我是电话机”,并请求语音 VLAN。
  • 特种终端:如门禁、医疗设备、工业控制器等,可以通过 LLDP-MED 让网络知道“我是谁”。
  • 自动策略下发:比如 QoS 优先级、紧急呼叫优先通道。

这样,管理员在网络里就能区分不同类型的接入设备,不仅仅是“电脑”或“交换机”,而是真正识别出 特种终端的身份和用途


四、通俗理解

  • LLDP → 大家都在门口贴名片,邻居关系一目了然。
  • 保留地址 drop → 有些“傻瓜楼管”把名片撕掉,邻居信息传不过去。
  • LLDP-MED → 特殊职业的人(医生、消防员)名片上写了专业身份,管理者能立刻识别并给予特殊待遇。

五、总结

  • LLDP 是网络设备的“邻居发现协议”,帮助管理员快速掌握网络拓扑。
  • 它使用的 01-80-c2-00-00-02 保留地址,通常不会被普通交换机转发,因此在傻瓜式接入场景下会失效。
  • LLDP-MED 扩展了功能,能帮助识别特种设备(如电话机、医疗设备),实现更精细的网络管理。

👉 所以,当你再问自己:“我真的了解我的网络邻居吗?”答案取决于:

  • 你是否启用了 LLDP/LLDP-MED
  • 你的接入层设备是否支持并正确转发这些报文

你以为LLDP就只能干这些?

LLDP 不仅仅用来发现邻居,它还能扩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其中一个重要的扩展就是 DCBX(Data Center Bridging eXchange Protocol,数据中心桥接交换协议)

✨ 什么是 DCBX?

DCBX 是在 LLDP 基础上的一种扩展协议,主要用于 数据中心网络。它通过 LLDP 的消息框架携带额外的参数,用于不同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和一致性检查。

🚀 主要作用

  1. 流控(PFC,Priority-based Flow Control)
    不同优先级的流量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避免高优先级业务因为拥塞被丢弃。
  2. 增强型传输选择(ETS,Enhanced Transmission Selection)
    类似“带宽分配”,不同业务流量可以分配固定比例的带宽资源。
  3. 应用优先级(Application Priority)
    应用层协议(如 iSCSI、FCoE、RoCE)可以被分配特定的优先级。
  4. 一致性检查
    确保两端设备的 DCB 参数配置一致,避免因配置差异导致性能或连通性问题。

alt text

🔍 大白话理解

如果说 LLDP 是 交换名片,那 DCBX 就是在名片上附带了更多“特殊要求”,比如:

  • 我带的货物是易碎品(高优先级流量),请轻拿轻放。
  • 我需要 30% 的通道宽度(带宽分配)。
  • 我是贵宾客户(应用优先级),请优先处理。

这让数据中心里的设备之间能够在一开始就达成共识,从而保证网络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 点赞、在看、分享

想了解更多医疗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的实践经验,

📌 请 关注微信公众号:琴韵数舍

更多内容关注PureSoybean的博客https://puresoybean.com.cn

💬 你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最后修改:2025 年 09 月 16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