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系列初衷

本人从事了近十年的系统集成工作,无时不刻在客户需求和方案之间打磨和推敲。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最近几年也开始给一些新入坑的小伙伴进行培训。在接触的过程发现大家对一些IT“新名词”既好奇又头疼,非常想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又苦于无从下手。其实新技术的发展往往离不开需求的不断变更和需求,客户和市场根本的需求决定了新技术的发展方向。鄙人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从根本变化让读者更加清晰理解这些技术的革新背后隐藏的根本需求。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时间线。

计算机的发展
  • 计算能力的提升
  • 1600
    开始用工具代替计算
  • 1936
    图灵机诞生,解决任何基于算法过程的数学问题
  • 电子计算机诞生
  • 1946
    ENIAC是第一台可以重新编程以解决各种计算问题的通用电子计算机。它的建造花了两年半的时间,耗资50万美元,重达30吨,拥有18,000个真空管。
  • 1975
    个人PC诞生
  • 1984
    Apple使用GUI(图形用户界面)推出Macintosh
  • 2006
    亚马逊推出弹性计算云服务
  • 云计算时代

计算机算力的发展史

  • 从1970年到1980年,算力提升约50倍。
  • 从1980年到1990年,算力提升约20倍。
  • 从1990年到2000年,算力提升约50倍。
  • 从2000年到2010年,算力提升约20倍。
  • 从2010年到2020年,算力提升约8倍。

计算机算力提升在1980年和2000年有大量提升,随后慢慢放缓。(针对主流CPU而言)

公有云的诞生

公有云的诞生,最早起源于亚马逊推出的弹性计算云服务。通过上面算力时间线发现在公有云出现开始市场话以后,算力的提升慢慢减速多种不同核心不同代的CPU开始大量上市。

早起的亚马逊着力发展的Merchant.com电商平台,是帮助第三方公司进行线上交易的。在这之前IT的发展主力军还是超算和个人PC电脑应用,随着2005年智能手机的推出以个人终端访问为辅,大量后台交换和数据存储为主的业务应用越来越广泛。服务器的诉求从满足单个应用逐渐向承载多个应用的方向发展,为了让多个应用在单台服务器上面公有云核心底层技术虚拟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下面以vmware为例列举技术栈的进步

虚拟化技术发展
1998

x86平台虚拟化

1999

面向个人PC虚拟化

2000

虚拟化管理平台

2003

vMotion 不同服务器实时迁移

2008

桌面虚拟化技术代理传统PC和笔记本

2011

vCenter Operations自动化运维

2013

NSX网络虚拟化

2017

VMware PKS 容器虚拟化

数据存放从个人转移向提供商,电商业务承载大量不同需求个人店铺。

从1998年到2007年,正好是亚马逊电商平台的发展期,vmware从1998年20名员工突破到1000人仅仅用不到7年时间,到2007年突破10亿美金营收。由于20世纪初计算机工业受限,机房环境成本远高于现在,互联网的崛起让计算和数据存储的压力越来越集中到应用的提供商。看vmware的创业前几年的盈利,就能感受到这个年代对于虚拟化技术的需求的狂热。

PC机从个人大量普及到办公大量普及,上万人企业和跨国企业集采PC面临大量成本。移动电话兴起,急需PC端应用程序像移动端转移

移动电话-手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业务强调移动性。现在非常流行的钉钉、飞书、企业微信,微软teams等等。对访问的及时性和并发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公有云在分布式和就近访问方面占尽优势。

私有云兴起

物极必反,公有云暴雷

2018年公有云集中大事件
2018-1-18

谷歌云自动化机制失效,导致其 us-central1 和 europe-west3 两大可用区中的计算引擎停运 93 分钟

2018-3-2

AWS的宕机广泛影响了大量的Alexa语音助手的用户,并波及到了很多热门在线服务商,如Atlassian、Slack和Twilio

2018-4-6

微软office 360宕机导致邮箱无法访问

2018-5-31

AWS北弗吉尼亚地区的数据中心硬件故障导致核心ec2服务无法使用 宕机30分钟

2018-6-17

微软azure因机房温度原因两天内超过5小时宕机

2018-6-27

阿里云变更出发不明bug宕机30分钟左右

2018-7-17

谷歌云的宕机影响Spotify和Snapchat等热门服务

2018-7-20

腾讯云硬盘故障,导致北京清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存放的数据全部丢失

2018-7-24

腾讯云光纤故障导致登陆超时宕机30分钟左右

2018-9-4

微软azure数据中心遭遇雷击,宕机超过24小时

2018-11-9

谷歌公有云Kubernetes 服务(GKE)宕机无法创建新节点宕机10个多小时

2018-11-20

Facebook服务宕机部分企业级应用受影响

公有云信誉度受到打击,私有云概念兴起

公有云巨头的频繁故障,以及数据丢失这种极低概率事件的出现,极大的打击了公众对公有云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信心。部分特殊行业对于业务实施性的要求和业务可控性的要求,公有云难以胜任。再加上大型企业应用公有云构架不易承载,客户在不想本地建设机房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私有云”。客户在类似公有云的机房内租凭一片场地或者硬件设备,自己建设系统和软件。出现一个环境租用,设备和软件自有的模式。

混合云概念的应用

随着客户对于公有云、私有云各种特点的更深刻的认知,以及对自行业务越来越熟悉。行业内开始进行业务软件拆分,把适合于公有云运行的功能剥离,适合于私有云的功能保留。然后建立一种公有云和私有云特有的连接方式,来进行业务数据同步。这种技术的集大成开始了混合云的概念,截止完成本博文,笔者接触的客户大部分核心业务依然保留在自己本地。混合云的部署方式越来越被他们所接受,IT技术的变更和革新是一直随着客户的根本需求来发生改变的。在根本诉求未产生前,IT发展的行进路线会一直前进。混合云目前也有很多限制,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出现更新的概念。

最后修改:2022 年 05 月 10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